close

2016年06月10日,是我今年第一次踏進球場看球。

因為時間的關係,所以都只能透過電視看轉播。

今天是上半球季的封王戰 義大VS中信兄弟。

 

也早有耳聞今年中信花了8000萬重新打造洲際棒球場,所以進入球場後便開始觀察與之前球場不同之處。

最吸引目光的當然就是超大尺寸的電視牆,不再只是死板板的顯示攻守名單、比數、球數、球速等,

而是提示每個選手的加油口號,或者請現場觀眾透過臉書tag的方式互動並即時呈現於電視牆上。

這些行為和過往相比,在與球迷的經營上的確有著蠻大的進步、改善。

 

首先,經過幾局的觀察後,我發現這個超大尺寸電視牆的目前提供的功能有點可惜,

感覺就只是一個很大的提詞機,提醒現場觀眾現在站上打擊區的選手的加油詞是什麼而已。

如果能適時地即時重播一些精彩的Nice Play或者是關鍵的打擊,讓現場觀眾不會因為某些因素錯過那些畫面。

我知道這或許會牽扯到轉播權的問題,但日本職棒、美國職棒都有這樣做,為什麼沒辦法參考相關的做法或者配套呢?

除了Nice Play外,是否還能顯示這個打者對戰這位投手的相關數據,或者是打者面對這種局面時打擊成績的表現如何?

讓現場觀眾能夠有其他的數據可以參考,進而能增加看球時的樂趣。

 

另外,今年洲際棒球場除了改造超大尺寸電視牆外,也有增設座位的杯架。

讓觀眾的飲料不用放在地上,得冒著若其他人要移動時會被踢倒的風險。

不過我卻發現二樓看台的座位沒有杯架,依舊是要把飲料放在地上。

不知道是否是二樓看台的座位還沒增設完成,還是二樓看台的座位不是座位?不然為什麼沒有杯架?

既然要做,應該要考慮得做的徹底、完善。

 

再來,每排座位的間隔也是蠻令人詬病的。

我的身高不算高,腿也不算長,但在穿越已經有人坐在座位時,還是會覺得非常的卡、非常的不便。

我想或許是為了減省空間,為了容納更多的觀眾,為了賣出更多的票,為了賺取更多的收入。

但這樣的設計規劃,我很難想像會讓人有良好的看球環境體驗,進而再吸引觀眾進場看球。

此時說的吸引觀眾進場看球並非短暫因某些議題或者活動吸引而來的球迷,

而是應該要有長期培養當地球迷願意花錢進場看球的思維。

 

最後,中信兄弟獲得了最終比賽的勝利,順利地拿下上半球季的冠軍。

拋下黃色彩帶的同時,看見中信兄弟後援會拿出一箱又一箱的啤酒,準備在球場大肆慶祝。

我便開始回想,美國大聯盟、日本職棒在獲得相同殊榮時,會在場內灑下大量的啤酒以表達勝利嗎?

若沒記錯,美國大聯盟的香檳、啤酒慶祝會辦在休息室內,

日本職棒頂多就是拋彩帶,似乎沒有類似的慶祝儀式。

我並不是說不能慶祝,而是是否有思考到球場的維護及保養?

 

我不是只站在一個觀眾、球迷的角度在看事情,而是希望能透過更宏觀的視野來審視如何讓國內的職業棒球運動更好。

以上這幾個議題,其實我們都不需要重新想答案,鄰近國家早已有相對應的作為,

我們暫時不用想到創新,先談模仿學習就好。

如果連抄都不願意,別說會有多創新。

 

Rossi Lu

arrow
arrow

    RossiLu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